关于教会如何吸引年轻人的话题,很多牧者、传道人和教会都有过思考和探索。然而一圈实践下来,大部分教会都以失败告终,即便有成功案例也是极少数的。为何年轻人走进教会如此艰难?当我们不断把焦点放在与年轻人打成一片、营造他们喜欢与舒适的教会氛围时,是否有可能丢掉更为重要的东西?
日前,在华东一间教会担任青年团契负责人的约书亚弟兄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享。在他来看,吸引年轻人进入教会的因素包括两方面——起初的吸引与持续的吸引。这两者缺一不可,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教会后,最终是需要用真理来吸引和建造他们的生命。
到底怎么吸引年轻人?
当谈到“教会如何吸引年轻人”这个话题时,首先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是什么?
聚餐?羽毛球团契?读书小组?外出游玩?趣味游戏……与过去总是强调对圣书和真理的学习不同,当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放在年轻人喜欢的元素上时,不知不觉可能会陷入到只是绞尽脑汁地想通过一些外在的方式来吸引年轻人,好像通过这些方式让年轻人加入教会,他们就可以自然、顺利地归主。
在谈及这个话题时,约书亚弟兄没有立刻给出一些具体的吸引年轻人的方式方法,而是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怎么吸引(年轻人)?是一味地吸引,还是说吸引只是个阶段(手段)?这个要分清楚。”
他表示,现在很受欢迎的幸福小组,有一个环节是送礼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最终是要让人认识福音、认识耶稣基督、受洗归入耶稣的名下。用一些外在的手段吸引年轻人进入教会是很有智慧的一种体现,然而他引导我们思考:“当他们(年轻人)进入到教会当中的时候,你持续吸引是在用什么吸引?就是你最终吸引一个人,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你是用真理吸引他,还是一直在用外在的手段吸引他?”
年轻人喜欢的元素与真理的吸引相结合
为了吸引年轻人加入教会,教会可以采用年轻人喜欢的一些元素,比如增加一些活动、平日团契的相交、敬拜风格年轻化等等。
约书亚弟兄分享了他的一位学长接手一个青年团契后做出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吸引年轻人。他表示,学长接手前,这个团契就是简单租了个房子,铺了个地毯,并将房子装修成可以敬拜的地方。
而他的这位学长接手后,便将团契搞得很有特色——将大厅做成咖啡吧,有咖啡机,也有冲调饮料的地方;将其中一个房间做了电玩装饰;一个房间专门用来做敬拜。除此之外,这位学长也付上代价,每周举行一两次聚餐,大家在院子里烧烤。在烧烤和聊天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当年轻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学长就会根据圣书真理给与他们一些指导和建议。久而久之,这些年轻人就会被真理吸引,因为发现圣书真的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给他们的人生和未来的方向答疑解惑。渐渐地,他们对圣书就产生了兴趣。
另外一个吸引年轻人的方式是“敬拜赞美”。
约书亚弟兄表示,在一个人信仰的慕道或者起初阶段,是很容易被歌曲吸引的,但很难一下子被真理吸引。他对此表示理解,但也有担忧:“不要只是停留在这里,不要只是被这些音乐和敬拜所吸引。因为好的敬拜应该能让你认识上帝,或者把你带到上帝面前,而不是说只是把你带到歌曲、乐器或者团队彼此默契配合的面前。”他再次强调:“这些也很好,但不要只是停留于此。”
敬拜赞美做得好的教会可以给人一种很强的宗教体验感,但如果只是将人带到音乐面前,而没有把人带到上帝面前,那么当人遇到一些冲击性的事情时,有些人就会选择离开教会。
根据约书亚弟兄的观察,领袖的人格魅力也可以吸引一大批年轻人进入教会。
在他看来,既然有能力当牧者,那十个牧者里面有八九个人都是有人格魅力的。在约书亚弟兄所在的教会,他通过信徒对牧者的尊重,以及他们眼神里面流露出来的对牧者的仰慕之情,就可以看到他们被牧者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这些人确实被你(有人格魅力的牧者)带到教会,也信了耶稣,但他们的根基到底是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因为当你出事之后,他们的信仰也崩塌了,那他们的根基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今天很多牧者要思考的。”如果一位牧者能一直成为榜样而不倒塌,那他可以成全很多信徒。但问题是人都有软弱,牧者也不例外。而当牧者在某些方面出问题时,信徒是否还能继续站立得住?
对于年轻人起初的吸引远远不够,最终能吸引年轻人委身于教会的,是要让他们被真理吸引。 “当你在真理上扎根了之后,你牧者倒了,确实我可能会三观震惊,有点受挫,甚至痛心,但至少我自己的信仰不会崩塌。因为我自己(的信仰)有根有基,根基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没塌,只是牧者塌了。”约书亚弟兄说。
真理和生活相结合
在约书亚弟兄原本的认知当中,当一个人明白真理后,他的信仰生命就会成长。但当他在团契中按照系统的真理教导几年之后,他发现教会的年轻信徒并没有因此而带来信仰生命的改变。他对此进行了思考与反思,并表示“想不通。”
“要结合当下青年人自己的处境,比如职青的话,一定要把圣书和职场相挂钩,不只是要有圣书,而且还要有应用,而且应用还要很具体、有针对性,甚至很个人化的、能够落地,让他们感觉虽然学得是几千年前的圣书,但同样也能用到我今天的环境和处境当中,这样他们才会更加被圣书吸引,觉得圣书有用。”当他去寻求一些牧者的帮助时,牧者的这席话让他感到醍醐灌顶。
他意识到“只是一味会讲解圣书,是不够的,非常不够,一定是能够带出更好、更恰当的应用。”
他回忆自己的信仰历程时表示,他半路信仰,一开始是由老一辈带着成长的,自然而然也就把老一辈的“那一套”学过来了。
约书亚弟兄口中老一辈的“那一套”究竟是什么呢?
他对此解释说:“传统的传道人也好、牧者也好,解经真的不咋地,但他们应用很好。好像没怎么解经,但是弟兄姐妹竟然听懂了。所以他们讲故事的能力很强,或者让会众感同身受的能力很强。”然而,这却是神学生比较欠缺的,因为神学生更多的是理性上的受训,实践的受训是比较少的。因此,神学生毕业后好像会讲道,但当真的去一间教会讲道时,教会的弟兄姐妹反而觉得他不会讲道。这个“不会讲道”不是说你不会解经,而是说你不会应用。而不能把道应用在具体的生活中,在这弟兄姐妹看来就是“不会讲道”。
读神学前,约书亚弟兄认为自己是会讲道的,但当他真正踏入神学院接受教育后,他发现自己不会讲道了,“连解经都不会,你怎么可能会讲道?”因此,读神学的那几年时间里,约书亚弟兄比较看重理性和释经上的追求。这也是为什么他认为只要真理讲明白了,信仰就会成长的原因之一。
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而他也从中得到了教训。他认识到“道的应用”在一个人信仰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性,也看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缺陷。而他也深知,道的应用虽然很重要,但这应用也要符合解经释经的原则,不能为了应用而解经。
而道怎么和一个人的生活,比如婚姻、亲子、职场等方面结合起来,对传道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传道人需要更多地学习和积累,也需要更加博学。
“如果做传道人,就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时刻装备自己。”虽然约书亚弟兄已经神学毕业,但依然会付费学一些需要的课程。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